2020國土空間人類活動大數據應用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 與會的專家代表合影
蔣文彪主任在講話中表示,為落實國家大數據戰略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數據的指示精神,2019年2月,自然資源部確定成立“部國土空間大數據工程技術創新中心”。創新中心由自然資源部信息中心和深圳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聯合共建。創新中心還設立了7個分中心,其中人類活動大數據應用分中心,依托中國聯通創建。自然資源、自然環境為人類提供生存和發展的條件,國土空間是人與地球系統相互作用、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希望分中心的建設圍繞創新中心的總體工作目標,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重點基于手機信令等信息,開展人類活動與國土空間開發利用之間關系的研究,形成數據產生、處理與應用的機制,推進自然資源和國土空間領域的大數據應用與創新。

▲ 自然資源部信息中心主任、國土空間大數據工程技術創新中心主任蔣文彪致辭
李廣聚常務高級副總裁表示,感謝創新中心選擇中國聯通作為人類活動大數據應用分中心的承建單位。分中心將圍繞創新中心明確的兩大建設目標深入開展工作。一是開展手機信令大數據在國土空間格局優化分析、自然資源與國土空間開發利用監管、城市運行評價等方面的研究,形成基于手機信令的相關標準,建立面向國土空間規劃的服務運行機制。二是探索利用5G網絡、物聯網和無人機等手段,實現自然資源領域監測、監管、預警等方面的服務與應用。在刻畫人類活動為核心的大數據領域,中國聯通在數據集中、專業隊伍、強大平臺、成熟產品方面沉淀了一定的長板優勢, “人口+”數字治理大腦正在社會空間治理、經濟治理、企業數字化服務深入落地。

▲ 中國聯通集團政企客戶事業群常務高級副總裁李廣聚致辭
會上,分中心主任馮蘭曉宣布人類活動大數據應用分中心專家委員會成立。主任委員是中國工程院郭仁忠院士,專家委員包括中國人口發展研究中心張許穎副主任、中國地質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鄭新奇院長、清華大學建筑學黨安榮教授、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信息中心孫薇主任等12位來自高校、政府、研究機構、地方規劃院等專家學者,并對親臨現場的部分專家委員頒發了聘書。

▲ 人類活動大數據應用分中心專家委員會成立并頒發聘書
本次研討會由李曉波副主任主持,與會專家們結合各自專業領域進行了卓有見地的分享。
自然資源部信息中心副處長、研究員曾建鷹,作了題為《自然資源和國土空間大數據應用與展望》的報告。首先從管理、業務、數據和技術角度分析了國土空間大數據在自然資源應用中的需求,然后分享了手機信令、電子圍欄、智慧宜居等大數據應用場景示例,最后在分析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下一步國土空間大數據應用的展望。
中國人口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許穎,發表題為《人口空間分布趨勢及其經濟社會影響》的演講。他分享了我國人口總量、結構、空間分布趨勢,對經濟的影響及公共服務資源配置的建議。他提到人口總量低速慣性增長并且即將進入零增長,人口結構呈現“三降、三升”換擋提速的趨勢,人口空間分布向城市群集聚,進而對就業、婦幼健康、養老需求、公共資源優化配置、人口空間大數據建設等提出新的要求。
中國地質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院長鄭新奇,發表題為《人類活動大數據探查國土空間優化策略》的演講。他圍繞人類活動時空大數據過去的時空格局如何測度和再現,以及未來的時空格局如何預測和表達問題,從億年尺度的地球板塊的演化、從萬年尺度的全球尺度人類活動的時空聚集、從千年尺度的疆域時空演化模擬,探析了大數據手段的國土空間優化利用策略。
深圳大學智慧城市研究院副院長、特聘研究員賀彪,發表題為《基于手機信令大數據的國土空間格局分析》的演講。他提到新型城鎮化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由之路,且突出強調實現“人的城鎮化”。采用中國聯通手機信令人口大數據,結合統計數據、戶籍數據,展示了人口的空間分布、南北差異與東中西差異、36個節點城市到全國的OD遷徙等多維對比分析,從而進一步摸清人口分布格局與流動遷徙規律。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副院長、教授劉瑜,發表題為《地理大數據支持下的社會感知》的演講。他提到基于大數據研究人的時空空間行為模式,進而揭示其背后的社會經濟特征,有助于從一個全新角度審視地理學的基本問題。城市是人類活動最為密集的區域,也是地理大數據產生最為密集的區域,智慧城市的建設也離不開大數據提供的社會感知手段,為此,GIS需要與應用領域研究人員緊密結合,提供更多的時空分析方法和更強的計算能力。
北京工業大學城市交通學院院長陳艷艷,發表題為《大數據助力城市用地與交通的協同發展》的演講。她提到快速城鎮化的發展,面臨著交通系統與土地利用協同不足的挑戰,大數據為其帶來全新的分析視角及決策依據?;诒本┕I大學交通大數據研發應用平臺,分享了手機信令、公交IC卡、出租車等出行大數據案例,并提出了三個創新應用,即:城市街區活力與慢行品質評估及治理、數據支撐土地與交通協同發展新評價、城市用地類別識別及出行特征畫像。
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研究室副主任、教授級高工楊明,發表題為《從“結果評估”到“過程體檢”》的演講。他提到城市體檢的實施,需要做到“三個關注”-關注核心問題、關鍵變量、行動計劃;把握“兩個轉變”-從“結果評估”到“過程評估”,從“技術文件”到“治理手段”;聚焦“一個核心”-發揮好規劃對城市發展的戰略引領和綱領性管控作用。
中國聯通智慧足跡公司副總經理、人類活動大數據應用分中心秘書長趙華,作了題為《手機信令人口空間大數據的技術、標準、場景與實踐》的報告。她提到人類活動參與的三生空間協調發展將是國土空間規劃的核心,手機信令作為人口大數據的天然采集器,經過中國聯通智慧足跡數十個專利模型的運算后,能夠完整還原出全體人口分布與空間遷徙。分享了手機信令人類活動數據在支撐國土開發格局與土地利用、空間規劃與城市群/都市圈分析、資源承載與生態保護、城市體檢更新與交通規劃,以及就業、消費、醫療(防疫)、經濟、安全等多場景應用與實踐案例。

▲ 現場嘉賓發言
“2020國土空間人類活動大數據應用學術研討會”圓滿結束,本次學術研討會為促進人類活動大數據在自然資源監管及國土空間治理領域的應用提供了產學研各界交流的平臺,為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大數據戰略,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
會議直播回放,可點擊復制如下鏈接觀看
http://www.5gnlive.cn/watch/m9g6lb97